一汽铸锻在商用车动力系统升级攻坚战中传来捷报——历经八个月的技术攻关,黑色铸造事业部无锡厂区成功研制出导热性能提升10%的高强度灰铸铁缸盖样件,为解放新一代商用车动力总成升级注入核心动能。
协同创新打破性能壁垒。为提升发动机爆发压力,优化新一代发动机性能,在缸盖材质方面,解放商用车开发研究院向无锡厂区提出“既要提升10%散热效率,又要保持300MPa抗拉强度”的严苛指标,这就要求研发团队在材料性能的“跷跷板”上寻找“黄金平衡点”。炎炎夏日,熔化车间研发团队连续三天蹲守在光谱仪前,反复比对上百组数据,发现传统铬钼合金体系已触及性能“天花板”。无锡厂区迅速联合铸锻研发院组建跨学科突击队,将研发战线前移,与终端用户建立“需求-研发-验证”实时反馈机制。
技术突破释放材料潜能。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研究资料,结合现阶段生产条件,研发团队创造性地开发出高碳低硅合金灰铸铁配方,通过炉前处理环节应用强效稀土元素孕育剂,改善石墨片形态,为材料装上高效的“传热导管”;同时,启动“三班倒”攻关模式,凭借着工艺设计经验,根据三维模拟结果,设计温度梯度分布浇注系统,精确控制不同部位的冷却速度,并针对缺陷部位设计冒口补缩系统,使铸件关键部位强度实现“外刚内柔”的性能分布。
当前,首批样件已进入全维度检测阶段。实验室数据显示,新材料导热系数达48W/(m·K),较传统材料提升10%,抗拉强度稳定在300MPa标准以上。该技术已形成3项发明专利储备,其应用场景可延伸至氢新能源发动机部件领域。与此同时,无锡厂区正推进智能化铸造示范线改造,提升产品生产效率和过程稳定性,为传统的铸造生产插上数智化的翅膀,为即将到来的商用车动力升级浪潮储备产能。